3月19日,山西财经大学2025年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回顾总结学校2024年工作,全面分析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对2025年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会上,我院院长卫虎林教授以《聚力共生·生态赋能·价值共创》为题,就近年来工商管理学院开展社会服务情况作大会交流发言。以下是大会发言全文:

聚力共生·生态赋能·价值共创
——工商管理学院社会服务创新实践报告
近年来,工商管理学院深入践行“扎根山西、服务转型”的办学宗旨,以“资源聚合-能力提升-价值创造”为发展主线,创新构建“校友网络圈—产教融合链—区域服务网—责任共同体”四维协同的社会服务模式,在商科人才培养、产学研协同创新、社会责任践行等方面形成示范效应。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激活校友经济生态圈,开创产教融合新范式
学院将校友资源作为战略支点,构建“组织建设-平台赋能-生态反哺”三维驱动机制,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友经济生态圈。
(一)体系化构建校友组织网络
创新实施“双会联动”机制,通过MBA校友会(2021年成立)与学院校友会(2023年成立)协同运作,实现1.6万余名本、硕、博及MBA/EMBA校友的全覆盖。与长城电气、山西远峰集团等30余家校友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年均开展实习实训500余人次,形成"入学-培养-就业"全周期育人闭环。
(二)平台化赋能价值共创
构建“1+5+N”赋能平台体系:以MBA教学指导委员会为核心,搭建振东管理大讲堂、管理智慧大讲堂、MBA校外专家讲座、博士论坛、研究生论坛等五大品牌讲坛,年均开展 “企业高管进课堂”活动30余场。
2022-2024年,校友企业领先传媒连续三年投入近500万元广告资源,在太原十大城市地标开展MBA项目推广,我校MBA每年报名人数都在2000人左右。在第十三届中国商学院招生论坛上,获得“2024年度中国商科招生创新奖”。
(三)生态化实现双向反哺
建立校友反哺长效机制,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举办“智汇经建投·本领大提升中青年干部研修班”、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青年干部管理能力提升培养研修班”、校友企业家新春座谈会、校友经济发展论坛等。
同步构建智力反哺通道。7名校友企业家担任MBA教指委校外委员,140余名MBA校外导师,20余名校友企业家受聘担任本科生实践导师,形成人才共育的良性生态。
二、创建“五位一体”案例生态,定义商科教育新坐标
学院首创“案例教学-竞赛-开发-研究-服务”“五位一体”的案例生态,构建全链条案例教学体系,荣获“全国商科教育产教融合标杆院校”。
2024年评估期间,学院整理完成“五位一体”案例生态系列材料70余册。特色活动主要有:“新晋商与特色专业镇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三晋案例企业行”、“优秀校友企业行”;覆盖四个本科专业的案例竞赛(管理案例大赛、营销策划大赛、物流设计大赛、职业规划大赛),MBA管理案例大赛(已经举办了九届)。3月15日,200余名MBA学生走进“张壁古堡”,第十届MBA管理案例大赛正式拉开帷幕。
三、赓续晋商创新基因,打造区域商科人才战略高地
学院立足“打造山西商界黄埔军校”,24年来累计培养6000余名MBA/EMBA人才,其中60%任职于省内大型国有企业或重点民营企业。
我校MBA连续多年获得“中国商学院MBA项目TOP100”、 央广网“社会影响力MBA院校”,多名校友荣获“中国商学院MBA校友年度人物”等。2024年,获得“中国商学院MBA项目TOP100”第50名。在第九届、第十届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MBA代表队取得区域晋级赛冠军、全国总决赛季军的优异成绩。
四、创构责任共同体机制,共绘可持续发展新图景
学院坚持责任与可续管理教育,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精神,贯穿于商科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引导校友和师生胸怀“国之大者”,大爱无疆,形成“服务社会、反哺社会”的文化自觉。
学校党委书记丁耀武多次强调,山西财经大学是办学74年来23万名校友共同的财经大学。
我院教师主动为学校拉回赞助500万元;由87成人企管一班校友设立的“爱心励学基金”已运行14年,每年资助10名优秀困难学生,每人5000元,共资助140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校友资助每年的元旦联欢,30余名校友企业家参加。
通过几年的努力,学院社会服务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从零散随机服务向体系化运作转变,从单向输出向生态共建转变,从区域协作向全国辐射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数智化转型战略机遇,积极构建“AI驱动-校友赋能-生态重构”三维创新体系,打造全国财经类高校社会服务创新的“山财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