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院长卫虎林教授应邀出席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举办的专题研讨会并作大会交流发言

日期:2025-08-22


8月21日,由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主办的“资源型经济多元化转型的方向和路径”专题研讨会在太原举行。民建中央领导、山西省委统战部、山西省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全体委员、民建山西省委会经济委全体委员、民建山西省委会企业家会员等百余人参加会议。我院院长卫虎林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在“如何打造适应创新性发展的营商环境”专题研讨中,作了以“包容审慎”理念打造山西创新友好型营商环境的交流发言。

卫虎林在发言中表示,营商环境没有“标准答案”,但有“底层逻辑”,这个“底层逻辑”就是要以市场主体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制度创新,让市场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当前,山西正处于资源型经济转型攻坚期,创新驱动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而创新往往伴随不确定性,传统的“严管重罚”模式易扼杀新动能。因此,“包容审慎”监管不是政府的“不作为”,而是从“事后纠错”转向“事前引导、事中服务、事后评估”的全链条智慧治理。

就山西如何打造适应创新性发展的营商环境,卫虎林提出:一是建议在综改区等创新高地,推广“沙盒监管”试点,让诚信企业享受专属福利;深化“信用报告替代证明”改革,将市场监管、环保等领域的无违法违规证明,统一整合为“信用山西”网一键生成的信用报告,降低企业合规成本。二是以企业的生命节律重塑政府服务逻辑,构建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的营商环境服务体系;三是强化法治保障: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及最高法25条意见;建立“容错清单”与省级监管复议委员会,对新技术探索中的非主观过失开通豁免申诉通道。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出台《山西省传统产业创新风险分级目录》,对中高风险创新,建立“沙盒监管”机制;对低风险创新,实行“备案制”管理;针对“创新失败”风险,建议设立“新兴产业容错基金”等。

卫虎林强调,“包容审慎”的本质是以政府的“精准服务”换市场的“大胆创新”,以制度创新激活市场主体活力,这也是山西打造适应创新型营商环境的根本所在。(樊志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