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我院教师参加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2025年年会

日期:2025-10-24

10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2025年年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5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科学:新技术·新劳动·新保障”这一主题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给劳动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我院教师杨俊青、于慧萍、王红芳和博士研究生裴敏参加了此次会议。

10月18日上午,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报告厅隆重开幕。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孟溦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健、中国劳动学会常务副会长、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原司长卢爱红、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高级讲席教授曾湘泉分别致辞。

在主旨报告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内容涵盖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工作岗位重新配置和职业流动性的影响、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市场策略、人工智能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路径探索、养老保险改革在智能化时代面临的挑战,以及银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策略等热点议题,从多维度解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劳动领域引发的深刻变革。杨俊青教授作为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副会长主持了10月19日上午的主旨报告。

本届年会设置了6个平行论坛,研讨主题覆盖“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与劳动力配置”“AI冲击下的就业质量与收入分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福祉与制度创新”“数字时代的民生与社会保障”“数智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制度变迁中的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关系”等前沿议题。我院王红芳教授、畅晓瑞博士、裴敏博士在专题论坛上报告了研究成果,杨俊青、于慧萍、王红芳三位教授分别担任了专题论坛的点评人。本届年会匿名评选出11篇优秀论文,王红芳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员工个别协议触发因素和影响结果的元分析研究》荣获中国劳动科学教育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会议期间还举办了期刊主编“面对面”活动与院长论坛。

此次会议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科学”主题,系统展示了学界在数字经济、智能治理与劳动保障制度创新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正迈向更高质量、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新阶段。我院师生通过参加会议,不仅开阔了视野,深化了对“新技术—新劳动—新保障”议题的理解,也通过交流与点评研究成果,提升了我校在劳动科学研究领域的声誉。(工商管理学院 王红芳供稿)